毒舌年庆马斯周T周机器人遇上狂欢克
这一周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我必须说自从去年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还从没见过如此密集的AI大事件。仿佛整个行业都在憋着一股劲,突然在这一周集体爆发了。
OpenAI的"iPhone时刻"
OpenAI的开发者大会让我想起了2007年苹果发布第一代iPhone的场景。他们不仅推出了GPT-4 Turbo这个"性能怪兽"(据说能一次处理300页的内容,相当于旧版本的16倍!),还搞了个GPT商店,让普通人都能像搭积木一样定制自己的AI助手。看到Altman现场演示5分钟就做出一个AI小工具时,我下巴都要惊掉了——这完全是在重塑软件开发的基本规则。
不过我最关注的是他们公布的商业数据:200万开发者、90%的财富500强企业、1亿活跃用户。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是AI已经从实验室里的新奇玩具,变成了实打实的生产力工具。正如分析师Reece Hayden所说,OpenAI正在打造一个完整的开发生态系统,这让我想起了当年苹果App Store的成功路径。
马斯克的"叛逆AI"登场
就在OpenAI风头正劲的时候,马斯克这个"硅谷钢铁侠"又出来抢戏了。他的xAI公司推出了Grok这个"毒舌"聊天机器人,据说还带着马斯克式的幽默感。我不得不承认,马斯克确实懂得营销——把一个AI产品包装成《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段子手,这创意我给满分。
但说实话,Grok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个噱头。虽然打着"实时访问X平台信息"的旗号,但16美元/月的订阅价格可不便宜。我猜马斯克可能是想用这个产品来刺激X平台的付费用户增长,毕竟自从收购Twitter后,他的社交媒体生意一直不太顺。
可穿戴AI的"科幻"挑战
Humane公司推出的Ai Pin是最让我心动的产品。想象一下,不用掏出手机,信息就能投射在手掌上的感觉——这不就是《钢铁侠》里贾维斯系统的现实版吗?不过作为一个见过太多硬件失败案例的业内人士,我还是持保留态度。
首先,699美元的价格门槛不低;其次,电池续航始终是可穿戴设备的阿喀琉斯之踵。更不用说隐私问题了——谁会愿意让一个全天候监听的人工智能随时跟着自己?正如分析师所说,这需要消费者对AI技术有极大的信任,而目前看来这种信任度还很有限。
暗流涌动的行业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这周还发生了不少"台下"的较量:OpenAI遭遇DDoS攻击(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竞争对手使绊子)、亚马逊秘密研发"Olympus"项目、YouTube测试AI视频助手...这些事件告诉我们,AI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Gartner分析师Arun Chandrasekaran的观点很有道理:未来不会只有少数几个AI巨头,而是会形成"大模型+垂直小模型"的生态格局。就像智能手机时代既有iOS和Android这样的平台,也有无数细分领域的APP。
作为一名科技行业的"老炮儿",我最大的感受是:AI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从ChatGPT问世到现在才短短一年,整个行业已经天翻地覆。这既让人兴奋,也不免有些担忧——我们是否准备好应对AI带来的所有变革?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风险?这些问题,可能比技术本身更值得思考。
不管怎样,这绝对是AI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周。它标志着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的关键转折点。而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能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何其幸运。
(责任编辑:合规)
-
9月的新加坡热浪袭人,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这场Web3游戏界的盛会。我作为亲历者,至今还记得当天金沙会展中心人头攒动的盛况 - GasZero、腾讯云国际和PolygonLabs这三家不同背景但同样深耕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竟然破天荒地联手举办了一场名为"Token2049 Side Event"的行业峰会。行业大佬云集,共话Web3游戏未来当我拿到嘉宾名单时,着实吃了一惊 - 从Pixelmon这样的... ...[详细]
-
3500万美元背后的隐私革命:Manta Network如何重塑区块链安全版图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Manta Network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在这个数据泄露频发的时代,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护者,用最硬核的密码学技术为我们的数字资产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隐私保护的破局者记得去年某交易所因漏洞导致用户地址暴露的事件吗?这种行业痛点正是Manta Network瞄准的靶心。不同于市面上那些"半吊子"的隐私方案,Manta采用的zk-SNARK技术让我想起了... ...[详细]
-
区块链晨报 | 2023年10月8日:从安全漏洞到市场新趋势
夜深人静之时,HTX/Huobi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们刚刚完成了与黑客的一场特殊"交易"——支付了价值41万美元的250ETH白帽赏金。这让我想起了网络安全领域的猫鼠游戏,只不过这次结局出人意料地圆满。黑客不仅归还了绝大部分被盗资金,还收到了平台温馨的留言:"您做了正确的选择"。这种戏剧性的反转,不正是区块链世界特有的魅力吗?比特币矿商的好日子来了9月对某些比特币矿商来说简直就是印钞的季节。Cl... ...[详细]
-
记得那天在港铁站里,巨幅的JPEX广告扑面而来,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这个"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如今回想起来,那些天花乱坠的承诺简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荒诞剧。从怀疑到沉沦:一个普通投资者的心路历程"我当时就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李伟(化名)苦笑着对我说,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咖啡杯,"但当你看到满大街都是他们的广告,连地铁车厢都贴满了宣传海报,再加上那些知名KOL信誓旦旦的保证,你很难不动心。"这位中年... ...[详细]
-
8月1日这天,香港金融圈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当我翻开那份新鲜出炉的《稳定币条例》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哪里是监管文件,简直就是套在稳定币发行商脖子上的"金箍咒"啊!说实话,在全球金融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么严苛的规则还真是头回见。香港新规:戴着镣铐跳舞2500万港元的实缴资本门槛,直接让中小玩家望而却步。我认识几个做区块链创业的年轻人,看到这个数字时脸上的表情简直像吞了柠檬。更狠的是10... ...[详细]
-
从friend.tech爆红看社交革命:传统巨头VS加密新贵的较量
最近朋友间都在聊一个叫friend.tech的神奇应用,这个8月才上线的小程序竟然让开发者赚了近2亿人民币!更夸张的是,它现在每天的手续费收入是OpenSea的6倍。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从业者,我不禁要问:这场社交革命到底是Web3原生的胜利,还是传统社交巨头转型的契机?传统社交巨头的加密求生记说来有趣,看着Web3社交应用风生水起,那些我们熟悉的社交大佬们可都坐不住了。先说Telegram...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游戏的老兵,我不得不说Dojo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这个基于Starknet的游戏引擎正在用独特的方式重新定义"链上游戏"的概念。先别急着关掉页面,让我用大白话带你看看这个有趣的生态系统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Dojo的秘密武器:让游戏开发更简单想象一下,你要开发一款区块链游戏。在传统模式下,你可能要先在Unity里搭好游戏框架,再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把各种游戏数据上链。Dojo的聪明之... ...[详细]
-
说实话,最近Ordinals生态圈就像我家楼下的奶茶店一样安静。不过仔细看看,还是能发现几个有意思的小波动。创始人Casey的"真香"时刻Casey Rodarmor这位老兄挺有意思的,嘴上说着"我对FT协议没啥兴趣",身体却很诚实地为符文协议创建了Github页面。这让我想起那些说着"我就看看绝对不买"然后疯狂剁手的朋友们。最让我意外的是,图片类铭文终于翻身了!9月25日到10月2日这周,图片类... ...[详细]
-
8月13日市场观察:通胀数据提振加密货币 以太坊第五浪接近尾声
昨天公布的CPI数据真是给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啊!比特币在1180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获得了不错的支撑,随后展开了一波小幅反弹。说实话,现在这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牛市时的场景—只要116000这个日线级别的支撑位不被实质性跌破,多头就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目前来看,121000-121500这个区间是个短期压力位,值得重点关注。我建议投资者可以在这个位置适当减仓,毕竟市场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太坊的表... ...[详细]
-
最近业内传出个挺有意思的消息,腾讯正在跟Meta(就是原来的Facebook)商量着把Quest虚拟现实设备引进中国市场。这事儿要是成了,国内VR市场可就有好戏看了。中国VR市场的潜在变局说实话,中国VR市场现在就跟锅烧开的水一样热闹。字节跳动靠着PICO已经占了不少市场份额,现在要是Meta这个VR行业的"老大哥"再进来,那竞争可就更有意思了。腾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出手,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我听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