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演变看系的基的辩证关加密世界施与应用从钱础设
记得2018年那会儿,USV的Dani Grant和Nick Grossman发表了一篇《基础设施阶段的迷思》,他们的观点特别有意思——不是基础设施催生应用,而是应用反过来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五年过去了,这个争议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近半年,推特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简直铺天盖地。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领域的人,我发现这个辩论其实陷入了非此即彼的误区。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一样,基础设施和应用之间的关系绝非简单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它们更像是两个相互促进、共同进化的有机体。想想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拨号上网到宽带,再到现在的Wi-Fi 6;从最初的电话订餐到现在的DoorDash外卖平台,技术进步和用户体验始终是螺旋式上升的。
加密世界的"大众化"迷思
在加密领域,我们总爱谈论"大规模采用",但很少有人真正说清楚到底什么是"规模"。目前我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
第一种是那些披着传统互联网应用外衣的产品,比如Beam和Sphere这样的支付应用,或是Medallion和Blackbird这类会员积分系统。它们把区块链技术藏得很深,普通用户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使用加密技术。这让我想起早期的互联网,很多人上网发邮件都不知道背后是TCP/IP协议在运作。
另一种则是为加密原生用户打造的产品。这些用户不仅对区块链技术了如指掌,还愿意真金白银地投入其中。他们就像90年代那些热衷于DIY组装电脑的极客,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和激情。
钱包进化史:从极客工具到大众产品
要说最能体现这种演变的,莫过于加密钱包的发展历程了。记得2016年刚接触MetaMask时,那个操作流程简直能把人逼疯。但正是这个"钱包1.0"版本,在2020年DeFi Summer期间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当时我的朋友老王天天跟我炫耀他在Uniswap上的收益,虽然我一直担心他会把助记词弄丢。
后来情况发生了戏剧性变化。随着NBA Top Shot等应用的火爆,新一代"钱包2.0"应运而生。Magic和Web3Auth这些方案让注册钱包变得像注册社交账号一样简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有趣——用户为每个应用都创建了一个独立钱包,这就像我奶奶抽屉里塞满的各种会员卡,既不方便也失去了加密资产的本质价值。
最近出现的"钱包3.0"让我看到了希望。以Capsule为代表的新方案,在保持用户自主控制的前提下,终于解决了易用性的难题。这让我想起智能手机的发展:从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的功能机,到即开即用的智能机,再到如今生物识别解锁的全面屏手机。
作为一个见证了整个加密行业发展的人,我越来越确信:真正的突破往往发生在基础设施与应用需求的交汇处。与其争论谁先谁后,不如保持开放心态,期待下一个令人惊喜的创新。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领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责任编辑:热词)
-
最近医药圈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泛生子和基石药业联合开发的"人PDGFRA基因D842V突变检测试剂盒"终于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批文。这可是个大事件,它不仅是中国伴随诊断领域第一个采用桥接路径获得批准的试剂盒,还开创了好几个"第一"的纪录。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医药创新的业内人士,我深知这个产品的重要意义。记得去年参加肿瘤学术会议时,就有专家特别提到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治疗困境。P... ...[详细]
-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捉摸不定啊。比特币就像个犹豫不决的登山者,在35,000美元这块"半山腰"来回踱步,就是不愿意往上攻占38,000美元的"高地"。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业内人士,我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每当重大利好消息(比如ETF审批)临近时,市场总会先来这么一波"欲扬先抑"的戏码。比特币:牛市初期的"中场休息"看着比特币现在的走势,我不禁想起了2019年那段相似的时期。当时的比特... ...[详细]
-
打开社交媒体,满屏都是"牛市来了"的欢呼声。这种集体狂热确实会传染,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周期的老韭菜,我总觉得这次的牛市氛围有点不对劲。ETF狂热:一场由外人主导的派对说实话,现在的涨势更像是在为ETF提前庆祝。想想还挺讽刺的,比特币诞生就是为了对抗传统金融体系,现在最大的利好却是要被传统金融体系接纳。这就好比一个叛逆少年突然被邀请参加华尔街的酒会,场面难免有些魔幻。记得2013年那会儿,大家都在... ...[详细]
-
Poloniex遭遇黑色星期五:1亿美元不翼而飞 黑客操盘手法令人咋舌
这简直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数字劫案!11月10日那天,当大多数加密货币投资者还在睡梦中时,Poloniex交易所正在经历一场噩梦般的"数字抢劫"。安全监测机构派盾突然拉响警报,发现大量资金正在异常流出,这个场面让我想起了那些好莱坞金融犯罪片。黑客的"闪电战"短短40分钟,那个以0x0A59开头的可疑地址就吞掉了近6000万美元的数字资产。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黑客居然还玩起了"对冲操作"——一边把1... ...[详细]
-
今天打开行情软件,我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历史性时刻——比特币这个数字黄金的市值居然超过了科技巨头谷歌!没错,2.457万亿美元的身价,让比特币在全球资产排行榜上坐上了第五把交椅。作为深耕区块链领域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感慨:加密世界的发展速度真是让人瞠目结舌。DeFi市场最新动态最近DeFi市场可谓热闹非凡。根据Coingecko的数据,整个DeFi生态的代币总市值已经突破1712亿美元大关,这相当于...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看着RWA赛道最近的热度,不由得想起当年互联网泡沫时的场景。但这次不一样,美债这个传统金融的"压舱石"正在区块链上焕发第二春。最新数据显示,RWA美债市场总锁仓量已达7.7亿美元,每月增速维持在10%左右,这个增长曲线让很多传统金融产品都相形见绌。美债RWA的现状:一场低门槛的金融普惠革命记得去年参加一场金融科技峰会时,有个来自非洲的朋友向我诉苦,说他费... ...[详细]
-
谈起区块链,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匿名性"。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保护隐私,也成了不法分子的"保护伞"。记得几年前有个朋友跟我说:"比特币转账就像扔漂流瓶一样,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漂到哪里。"这种状况确实让监管机构头疼不已。为什么要打破匿名神话?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在银行转账时,银行不仅要知道你是谁,还要确认收款方是谁。但在加密货币世界,这个最基本的规则曾经是一片空白。2019年前,交易所只需要对自... ...[详细]
-
还记得去年5月那场惊心动魄的币圈地震吗?LUNA币就像坐上了疯狂过山车,从云端径直坠落谷底。我这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至今想起当时的情形还心有余悸。从神话到崩塌:LUNA的戏剧性历程LUNA币的故事堪称加密货币界的传奇。它曾经风光无限,被海外投资者奉若神明,市值一度突破410亿美元大关。那时候,谁要是没持有点LUNA,在圈子里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我记得有位韩国朋友去年4月还在炫耀他80美... ...[详细]
-
就在上周,加密货币投资圈炸开了锅——知名数字资产管理公司Grayscale向SEC递交了以太坊期货ETF的申请文件。这不禁让人想起去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比特币ETF拉锯战,如今同样的剧本似乎正在以太坊身上重演。监管窗口期的战略布局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市场多年的分析师,我注意到这次申请选择的时机相当巧妙。就在8月底,美国法院刚刚驳回了SEC拒绝灰度比特币现货ETF的决定,这就像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详细]
-
今天凌晨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以太坊在短短四个小时内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画门"行情,让不少投资者哭笑不得。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种行情虽然令人心跳加速,但确实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思考。惊心动魄的四小时昨晚睡前我看ETH还在3400美元附近徘徊,今早睁眼一看手机,好家伙!先是快速拉升突破3500美元,就在多头们欢呼雀跃的时候,行情却突然掉头向下,直接砸穿330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