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现实定价的博资产加密一于信仰与弈场关

现实定价的博资产加密一于信仰与弈场关

2025-09-16 01:26:09 [市场] 来源:跨链投资

最近币圈真是热闹非凡,先是假新闻闹剧,接着又是一波抢跑行情,BTC价格像过山车一样让人心跳加速。说实话,看着群里的"牛回速归"刷屏,我不禁苦笑——这年头,连熊市都能玩出牛市的气氛。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周期的老人,我还是得提醒大家:千万别被短期波动冲昏头脑,该止盈时就止盈。

当斯坦福教授遇上加密估值

说起加密资产估值,这真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最近重读了2018年Robert Mitchnick和Susan Athey那篇经典论文,不得不感叹这些顶级学者的思考深度。Susan作为斯坦福商学院教授,还曾担任Ripple董事会成员,她的见解确实独到。她把加密资产的估值拆解成两个核心要素:交易价值和储蓄价值,就像把货币的两个基本功能掰开了揉碎了分析。

交易需求:数字时代的"费雪方程式"

说到交易需求,就不得不提经济学里那个经典的货币数量理论。还记得大学时被"MV=PY"支配的恐惧吗?这个概念在加密世界同样适用。简单来说,一个加密资产的市值等于日均交易量乘以平均持币时间。这个公式看似简单,但魔鬼都在细节里——比如你怎么预测未来公链的交易量增速?

举个例子,假设某条公链现在日交易量1亿美元,用户平均持币7天,那么仅交易需求带来的市值就是7亿美元。但问题来了:这个持币时间会保持稳定吗?交易量会持续增长吗?这些问题才是真正考验投资者眼光的地方。

储蓄需求:一场关于信仰的豪赌

如果说交易需求还算有迹可循,那么储蓄需求简直就是玄学。要让人们愿意长期持有某种加密资产,至少得满足几个条件:安全性、稀缺性,最重要的是——信仰。没错,就是那种"我相信这个代币未来会成为数字黄金"的集体信仰。

想想看,美元有美国经济背书,黄金有千年历史积淀,而加密资产呢?靠的是一群极客、投机者和理想主义者的共识。这种共识能持续多久?会不会突然崩塌?每次想到这些问题,我都觉得加密投资更像是在参与一场大型社会实验。

估值模型:从理论到现实的鸿沟

把交易需求和储蓄需求加总,再除以代币总量,理论上就能算出每个代币的公允价值。但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得多:

说到贴现率的选择更有意思。传统金融圈的人一看加密资产的波动性,恨不得用50%的贴现率。但Susan团队认为,考虑到加密资产与传统市场的低相关性,实际贴现率应该接近低β股票。这个观点在2018年相当超前,现在看来确实有先见之明。

写在最后:模型永远只是参考

说到底,任何估值模型都只是一种思考框架。就像Susan引用的那句名言:"所有模型都是错的,但有些是有用的。"在加密世界尤其如此——这里既有严谨的密码学,也有狂热的投机情绪;既有改变世界的技术愿景,也有一地鸡毛的骗局泡沫。

作为一个从业者,我的建议是:既要学习这些严谨的分析框架,也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毕竟,当模型与现实冲突时,错的往往是模型。但如果没有模型,我们连错在哪都不知道。

(责任编辑:加密)

推荐文章
  • ETH能否上演逆袭神话?业内大佬们的真实想法

    ETH能否上演逆袭神话?业内大佬们的真实想法 在加密货币这个风云变幻的江湖里,"以太坊能否超越比特币"这个话题就像一出永不落幕的大戏。最近ETH价格一路飙升,突破4300美元大关,直逼历史高点4878美元,让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乐观派:ETH翻盘不是梦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e Lubin最近在CNBC的采访中表现得相当兴奋:"未来一年内,我认为我们会见证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这番话绝非空穴来风,他旗下的SharpLink G... ...[详细]
  • 10.21行情观察:市场过山车后的喘息期 如何把握震荡中的机会?

    10.21行情观察:市场过山车后的喘息期 如何把握震荡中的机会? 今天醒来刷新闻,看到几条有意思的消息:某大户7小时前往币安存了4000多枚以太坊,结果亏了500多万美元,这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USDC这两天又增发了3亿枚,看来稳定币市场还在持续扩张;最劲爆的是美国政坛那边,支持比特币的议员Byron Donalds居然宣布要竞选众议院议长,这个位置要是真被他拿下,数字货币在政界的话语权估计能涨不少。说到市场,昨天真是让人心惊肉跳的一天。比特币像个喝醉的水手... ...[详细]
  • DeFi江湖再起波澜:SynFutures V3带来怎样的颠覆性革命?

    DeFi江湖再起波澜:SynFutures V3带来怎样的颠覆性革命?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SynFutures V3的推出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被业内称为"生蚝AMM"的创新方案,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搅动着DeFi衍生品市场这潭活水。1. 解密SynFutures V3的创新密码记得我第一次接触SynFutures是在2021年,当时它的"无许可上线"理念就让我印象深刻。如今两年过去,这个平台已经累计处理了210亿美元交易量,用户... ...[详细]
  • LINK迎来关键转折点?12美元大关触手可及

    LINK迎来关键转折点?12美元大关触手可及 这两天LINK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在过去的48小时里,这个加密货币界的"预言机"直接冲破了10美元的心理关口,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憋了很久的一口气终于吐出来了。说实话,这种42%的暴涨幅度,特别是在连续出现四根强势看涨蜡烛的情况下,让不少观望的投资者都坐不住了。牛市信号强烈,但需警惕短期回调说实话,作为长期关注LINK的老韭菜,这次突破确实令人振奋。从周线来看,LINK已经成功摆脱了之前的下降通道... ...[详细]
  • 稳定币市场迎来久违的春天:42亿美元增长背后的真相

    稳定币市场迎来久违的春天:42亿美元增长背后的真相 作为一名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最近的稳定币数据让人眼前一亮。在Terra生态崩盘的阴影逐渐散去后,这个市场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复苏迹象。让我来为您剖析这42.5亿美元增长背后的故事。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兴奋,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1288亿美元的总市值仍然比年初的1370亿美元低了不少。这就像是一个刚刚从重症监护室出来的病人,虽然已经能下床活动,但离完全康复还有段距... ...[详细]
  • 欧洲正悄然成为加密世界的第二战场:DeFi与Web3的监管实验场

    欧洲正悄然成为加密世界的第二战场:DeFi与Web3的监管实验场 当我翻开最新的加密市场数据时,一个有趣的发现跃然纸上:中欧、北欧和西欧这片古老大陆正在上演一场数字金融革命。在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这个加密货币寒冬期,这里依然创造了惊人的1万亿美元链上价值,占全球总量的17.6%,稳坐全球第二大加密经济体的宝座。DeFi:欧洲加密生态的"王牌"最让我惊讶的是,在这个传统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去中心化金融(DeFi)居然占据了54.8%的加密活动。想象一下... ...[详细]
  • DingyuanEX:重新定义去中心化交易的边界

    DingyuanEX:重新定义去中心化交易的边界 说实话,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见过太多打着"革命性"旗号的DEX项目最终黯淡收场。但DingyuanEX的出现,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在这个同质化严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赛道,它像是一股清流,真正在尝试解决行业痛点。打破困局:当AMM遇上PMM记得去年帮一个朋友分析DEX时,他抱怨道:"为什么这些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滑点总是这么大?"这正是大多数DEX的致命伤。DingyuanEX的聪明... ...[详细]
  • XRP蓄势待发:比特币引领下或冲击0.58美元高位

    XRP蓄势待发:比特币引领下或冲击0.58美元高位 最近这段时间,XRP的走势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在0.505美元这个关键位置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后,现在稳稳站在0.512美元上方,连55日移动平均线都被踩在脚下。说实话,能在比特币强势震荡的市场环境下保持这样的表现,XRP确实展现出不俗的韧性。记得前两天还在跟圈内朋友讨论,XRP/USD这对组合在4小时图上的上升通道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漂亮。Kraken的数据显示,0.535美元附近形成了一个明显的阻力... ...[详细]
  • 熊市中的惊喜发现:Doubler项目为何让我眼前一亮

    熊市中的惊喜发现:Doubler项目为何让我眼前一亮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叫Doubler,它正在测试网第二阶段运行。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必须说这个项目的设计理念真的让我耳目一新。记得第一期测试网的时候,社区就特别活跃,挖出了500多万代币。现在官方说要空投1000万,这个力度在熊市里简直是一股清流。说实话,现在市面上大多数项目都是换汤不换药,但Doubler的机制确实有点东西。这个机制到底有多特别?它采用了马丁格尔策略... ...[详细]
  • Web3治理新思路:如何构建更公平的奖励体系?

    Web3治理新思路:如何构建更公平的奖励体系?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正面临一个有趣的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真正公平的线上治理系统?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的互联网世界仍然被少数富豪掌控,那我们岂不是辜负了Web3去中心化的初衷?这让我想起古罗马时期的元老院,贵族们仅仅因为出身就能掌握话语权。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今天许多DAO组织不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吗?从财富到贡献:历史的启示说实话,人类社会的权力分配从来就没真正公平过。记得在大学研究文艺复兴时,美第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