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现疲了什软,么究竟期表以太坊近发生
最近加密市场的行情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比特币在28000-28500美金这个关键阻力位反复试探,而以太坊的表现就明显逊色不少,连1750美金的关卡都只碰了一次就蔫儿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聊聊ETH最近的疲软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
ETH/BTC汇率:短期低迷但长期向好
要说ETH最近的弱势,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它对比特币的价格了。自2022年9月"合并"(Merge)以来,ETH/BTC这对"CP"就一直处于"单相思"状态。说实话,看着这个走势我都替ETH着急!从2022年初0.081的高点一路下滑到6月的0.05附近,虽然合并带来了一波短暂反弹,但好景不长,现在又回到了0.058的低位,眼瞅着就要测试周线ema200这个关键支撑了。
不过话说回来,拉长时间轴看,ETH的表现其实相当亮眼。还记得2018年熊市时ETH/BTC最低触及0.01吗?而现在即使在熊市中,这个比值依然维持在0.05以上。这充分说明以太坊生态的发展确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积累——DeFi、NFT、Layer2等创新让ETH拥有了更坚实的价值支撑。
技术面分析:落后比特币一个身位
从技术指标来看,ETH最近确实有点"掉队"。8月18日那波下跌后,ETH就一直被压制在EMA200均线下方,MACD指标也才刚刚接近零轴。反观比特币,10月1日就已经稳稳站在EMA200之上,MACD更是突破零轴进入"水上"区域。这种分化走势让我想起了田径场上的场景——比特币这位"老大哥"已经领先一个身位,而ETH还在努力追赶。
近期关键影响因素盘点
影响ETH价格的因素实在太多了,从美联储加息这样的宏观政策,到SEC监管态度变化,再到ETH生态的具体发展情况,可谓千头万绪。在这里,我重点说说最近发生的一些关键变化:
链上活动遇冷,ETH暂时"开闸放水"
8、9月份以太坊链上冷清得让人打哈欠!既没有新的爆款项目出现,又接连爆出黑客盗币和项目跑路事件,用户交互热情直线下降。gas费持续低于10gwei,这要放在去年牛市时简直不敢想象!
直接后果就是:最近30天ETH的发行量超过了销毁量,通胀率达到了0.275%,新发行了2.7万枚ETH。不过话说回来,从合并算起,ETH实际上还是处于通缩状态(-0.217%),累计减少了27.7万枚。
质押热情降温,排队人数创新低
目前以太坊质押总量已经达到2700万枚,质押率25.33%,这个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新增质押的速度明显放缓了。等待质押的节点只有5723个,按照每天2700个的处理速度,两三天就能消化完——这是上海升级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种现象很有意思,一方面说明市场情绪偏冷,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金面确实不宽裕。毕竟现在存入ETH不仅面临价格波动风险,还得考虑机会成本。
V神卖币引发市场猜测
10月7日V神相关地址又向Bitstamp转了1000枚ETH(约164万美元),过去两个月累计转出4400枚ETH(723万美元)。虽然这个金额对ETH整体市值来说九牛一毛,但"创始人套现"的消息确实会影响市场情绪。
我个人的看法是,这可能只是正常的资金管理行为。毕竟V神也需要生活开销,不能指望人家永远"用爱发电"。但市场往往会把这种事情放大解读,特别是在行情低迷的时候。
FTX黑客"弃ETH投BTC"引发连锁反应
要说最近最戏剧性的事件,非FTX黑客"大搬家"莫属!10月1日开始,这位神秘黑客开始将ETH兑换成BTC,通过THOR Chain等渠道转移。短短几天就转出了7.5万枚ETH(1.2亿美元),其中7.1万枚换成了BTC。
这个操作不仅给ETH带来直接抛压,更传递出一个微妙信号:连黑客都更看好比特币?虽然这种解读可能过度,但在敏感的市场情绪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
合约持仓持续缩水,市场参与度下降
从合约数据来看,ETH的持仓量呈现明显的阶梯式下降。1月份高点时有237万枚,4月降至122万枚,8月18日前89万枚,现在只剩下73万枚。相比年初高点减少了45%,这个降幅相当惊人!
这说明什么?市场参与热情在持续降温,资金正在撤离ETH合约市场。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观望或者选择更"稳妥"的比特币。
总结:短期承压但长期价值仍在
综合来看,ETH近期确实面临多重压力:链上活动减少导致暂时通胀、质押增长放缓、创始人卖币影响情绪、FTX黑客抛售带来实际卖压、合约持仓持续缩水......这些因素叠加,造就了ETH当前的弱势表现。
但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我认为投资者不必过度悲观。以太坊生态的基本面依然稳固,通缩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尽管近期暂时中断),Layer2解决方案也发展迅猛。短期的市场波动终将过去,真正决定ETH价值的,还是其作为智能合约平台的创新能力和生态活力。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里,或许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保持耐心和理性。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以太坊要成为"世界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任编辑:动态)
-
这行情真是让人心惊肉跳!昨晚比特币和以太坊来了一波惊险的过山车,先是超跌反弹,接着又小幅回落。说实话,现在的市场就像个绞肉机,短短24小时内就有8万多人被爆仓,损失高达2.76亿美元。作为老韭菜,我太熟悉这种套路了——每次暴跌都伴随着无数散户的血泪。比特币关键节点分析还记得我昨天说的吗?当时就预判BTC会在108000找到支撑,然后反抽112000,现在果然应验了。今晚可是关键一战!如果能站稳11... ...[详细]
-
加密市场的脉搏总是跳动着令人兴奋的节奏。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近期值得关注的赛道和项目。Web3之夜:香港金融科技周的焦点之战11月2日的香港金融科技周Web3之夜注定会成为焦点。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现场的氛围简直让人血脉偾张。今年的重头戏大概率会落在ENS、DOT和ATA这几个项目上。特别是ENS,这个以太坊域名服务最近的动作频频,就像当年互联网初期的域名抢注... ...[详细]
-
八月的加密市场,一个游戏公会的代币YGG突然火爆起来,交易量直逼以太坊这样的巨头。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我当时看到这个数据都惊呆了。但更让我在意的是它那个"坑人"的合约费率——每两小时结算一次,费率高的离谱。记得老林在群里天天提醒:"兄弟们,这费率谁玩谁死啊!"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就因为高费率把本金都亏没了。我的YGG投资心路历程国庆假期那会儿,我0.22美元接了点YGG,现在眼看... ...[详细]
-
要说最近加密圈最亮眼的明星,非XRP莫属了。这个长期被SEC诉讼阴云笼罩的"问题孩子",最近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狂飙9%,价格直冲到0.68美元,距离超越币安亲儿子BNB只剩一步之遥。说实话,这种戏剧性的反转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一愣一愣的。从法庭到市场的蝴蝶效应还记得7月那个轰动业界的判决吗?Ripple在对阵SEC的世纪官司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法官明确表示:XRP的日常交易不构成证券发行。这个判决... ...[详细]
-
昨天这行情可真是够折腾的!以太坊像个坐过山车的小朋友,早上测试4300美元支撑时我都捏了把冷汗,结果它愣是挺住了,晃晃悠悠往上爬,今早最高冲到4630美元才停下来喘口气。现在4540美元这个位置,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让人实在拿不定主意。比特币那边也不消停,从108600美元的低谷反弹,最高摸到112300美元后也开始回落。说起来,昨天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先看反弹,重点关注4485-4515这个压力区间。... ...[详细]
-
在刚刚结束的香港金融科技周上,一个重磅消息让整个行业沸腾了。万向区块链与HashKey Group这两大行业巨头携手宣布,第二届香港Web3嘉年华定档2024年4月6日至9日。作为亲身参与过去年首届盛会的我,至今还记得会展中心那人头攒动的场景。去年那场嘉年华简直刷新了我们对行业盛会的认知。短短四天时间里,近200场周边活动轮番上演,5万多名参会者把会展中心挤得水泄不通。300多位来自全球的重量级演...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经济的观察者,我最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于比特币和闪电网络的代币技术。这让我想起了2013年那会儿Counterparty和OmniLayer开创的代币时代,后来以太坊等平台将其发扬光大。但说实话,这些山寨币平台总是让人觉得差点意思——它们永远达不到比特币那种让人安心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传统方案的三大痛点回想早期的比特币代币协议,它们就像在交易记录上... ...[详细]
-
以太坊会在2025年突破5000美元吗?三大关键因素告诉你答案
每次技术变革都像一场无声的革命,从互联网到智能手机,现在轮到区块链技术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以太坊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最近业内都在热议2024-2025年的价格预测,5000美元似乎不再是个遥不可及的数字。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专家们如此看好以太坊的未来?以太坊2.0:不仅仅是升级,而是一场蜕变记得当年从拨号上网换到光纤宽带的感觉吗?以太坊2.0带来的改变可能比这还要... ...[详细]
-
老套路又来了!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打出了他的"关税牌",宣布将对华关税政策延长90天,同时还特别强调黄金将继续享受免税待遇。这消息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比特币价格应声而起,一度突破12万美元的心理关口。不过这个价格就像个淘气的孩子,站不住又滑了下来。接下来价格能否站稳,可就成了判断后市走向的"风向标"。每次市场波动,总能看到些有趣的现象:以太坊价格一回调,立马就有人喊"完蛋了";山寨币要是...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香港这一年来的加密政策转变令人惊叹。还记得2022年那个金秋十月吗?当港府发布那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时,不少业内人士还在将信将疑。如今一年过去了,这座国际金融中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拥抱未来的决心。政策转向:从谨慎观望到主动拥抱说实话,三年前的香港在加密领域确实显得畏手畏脚。2019年那会儿,整个亚洲加密圈都在传"香港要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