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比周记特币加密季与机遇市场以太狂欢坊新

比周记特币加密季与机遇市场以太狂欢坊新

2025-09-16 05:09:34 [报告] 来源:跨链投资

这周的市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看到比特币强势突破3.6万美元大关时,我的手指都快要把F5键按坏了。更令人兴奋的是,贝莱德居然悄悄注册了以太坊信托,这个消息就像一颗深水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加密社区。

疯狂的市场脉搏

还记得上周这个时候,市场还在30000美元关口徘徊不前吗?转眼间比特币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路上冲到37000美元附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每当比特币突破整数关口时,总能看到大量的空头爆仓单。这次也不例外,36000美元的突破直接让3100万美元的空头头寸灰飞烟灭。

以太坊的表现同样惊艳,2000美元的心理关口被轻松突破。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当时以太坊突破1000美元的景象还历历在目。SEC主席透露FTX可能重启的消息更是为市场火上浇油,贪婪指数直接飙到了72,创下年内新高。

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热门项目

要说本周最耀眼的明星,非BRC-20生态莫属。sats这个代币简直是个造富机器,一个月16倍的涨幅让不少早期参与者笑得合不拢嘴。我记得有个朋友在上个月底还在抱怨错过了机会,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有意思的是,meme币RATS也来凑热闹。这只"老鼠"不仅蹭上了BRC-20的热度,还在链上创造了813万美元的交易量。虽然价格有所回调,但33BTC的市值依然不容小觑。

不得不提的还有GROK这个蹭马斯克热度的meme币。xAI推出Grok模型的消息一出,这个同名代币立刻被炒上了天。600万美元的日交易量充分展现了市场对马斯克概念的狂热追捧。

NFT市场的意外回暖

说实话,NFT市场已经沉寂太久了。这周终于看到一些复苏的迹象,特别是Crypto Punks重新吸引了巨鲸的目光。我看到有个地址一口气买了价值超过100ETH的僵尸Punks,这种大手笔操作在熊市里可不多见。

最戏剧性的要数Springfield Punks这个项目。作为《辛普森一家》的NFT衍生品,它经历了从0.45ETH到0.1ETH以下的过山车行情。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NFT市场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愿意接盘的人。

值得关注的新兴赛道

Port3这个Web3社交数据网关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它试图打通Web2和Web3的数据壁垒,这个想法很有想象力。在如今数据就是石油的时代,谁能掌握数据入口,谁就可能成为下一个独角兽。

Ethscription也展现了惊人的爆发力。谁能想到一个以太坊铭文协议能在短时间内创造3000倍的涨幅?这再次证明了加密市场的不可预测性。

投资启示录

看着市场如此火热,我不禁想起2017年和2021年的两次牛市。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比特币生态的火热、以太坊的突破、山寨币的普涨,这些迹象都值得深思。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兵,我想说的是:市场狂热时要保持清醒,市场恐慌时要看到机会。Bitget研究院的深度分析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不错的参考视角,但记住,投资决策永远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最后还是要提醒各位:加密市场波动剧烈,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行情中都能有所收获!

(责任编辑:政策)

推荐文章
  • 加密货币监管:为何小步快跑比大跃进更明智?

    加密货币监管:为何小步快跑比大跃进更明智? 在华盛顿炎热的夏季休会结束后,立法者们又回到了加密货币监管的辩论桌上。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哈格蒂最近在一次智库活动上发表的观点,让我想起了老话说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位参议员直言不讳地表示,与其追求完美但笨重的全面改革方案,不如采取渐进式的立法策略。小步快跑的立法智慧哈格蒂参议员的话让我深有感触。他说:"与其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不如一步步来。"这种务实态度在当下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货币领域显... ...[详细]
  • Ripple大手笔转移5000万XRP: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Ripple大手笔转移5000万XRP: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消息特别引人注目——Ripple公司一口气转移了5000万个XRP!这可是价值2566万美元的大手笔操作,让不少投资者直挠头:这到底是要搞什么大动作?神秘的巨鲸交易Whale Alert这个专门追踪大额加密货币交易的平台可真是给我们报了个猛料。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未知钱包接收巨额资金"的消息,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像看侦探小说一样,大家都在猜Ripple这次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ETH、ADA与SHIB的十字路口抉择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ETH、ADA与SHIB的十字路口抉择 说实话,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走势让人看得心惊胆战。以太坊这个曾经的"区块链之王",现在就像站在悬崖边上跳舞的舞者。我在盯盘时发现,1576美元这个位置对ETH来说简直是生死线——往上一步是天堂,往下一步可能就是深渊。以太坊:危机重重的技术面信号记得上周和几个做量化交易的朋友喝酒,他们都在讨论ETH的这个1552美元支撑位。"哥们儿,这位置要是破了,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去!"老张拍着桌子说道。确实,鲸鱼们... ...[详细]
  • 华尔街老手的交易智慧:耐心是金钱最好的朋友

    华尔街老手的交易智慧:耐心是金钱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急躁而付出惨痛代价。真正的交易大师们往往像狙击手一样静待最佳时机。他们明白,市场永远是对的,在价格走势验证你的判断前,任何主观预测都只是猜测。用耐心换取利润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守了整整三个月空仓。当道指跌破10000点的那一刻,我仿佛听到市场在说:"现在可以进场了"。这种等待的煎熬,换来的是随后翻倍的收益。正如我老师常说:"市场不会因为你的焦虑而加快... ...[详细]
  • 市场大跌后,这些关键点位或是绝佳抄底时机

    市场大跌后,这些关键点位或是绝佳抄底时机 这个周末,比特币的走势真是让人又惊又喜。我在115150位置开了第一单,眼看着它最高冲到116938,轻轻松松就赚了1800点。说实话,这波行情800点止盈也很合理,能吃到1500点的都是高手。睡前我就在群里提醒大家至少锁定800点利润,毕竟在币圈,落袋为安才是王道。那些在116400被套的朋友,现在回本的机会摆在眼前,如果还舍不得走,那就是贪心作祟了。合约市场血流成河这两天市场真是腥风血雨,24... ...[详细]
  • SEC再次推迟比特币ETF审批:加密投资者的漫长等待何时结束?

    SEC再次推迟比特币ETF审批:加密投资者的漫长等待何时结束?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给我们来了个"拖"字诀!就在9月26日,监管机构宣布将ARK 21Shares现货比特币ETF的审批决定推迟到明年1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对SEC这种"挤牙膏"式的做法实在是不吐不快。审批大戏再次上演说实话,这已经不是SEC第一次推迟比特币ETF的审批了。8月11日的第一次延期将截止日期定在了11月11日,而现在他们又把球踢到了明年1月10日。S... ...[详细]
  • 这只暴躁鹅正席卷艺术圈!从魔都到香港的数字艺术旋风

    这只暴躁鹅正席卷艺术圈!从魔都到香港的数字艺术旋风 最近逛上海正大广场的朋友们可能都注意到了,一只表情凶狠的大白鹅突然成了新晋网红。这可不是普通的街头涂鸦,而是数字艺术家Osaki创作的NFT作品"超维空间暴躁鹅PFP",它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在数字艺术圈掀起风暴。当数字艺术遇见街头文化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只鹅的时候,我差点笑出声来。它那种"看谁都不爽"的表情,简直完美复刻了当代年轻人的日常精神状态。Osaki这位90后艺术家真是个鬼才,她把潮流插画... ...[详细]
  • 当美债收益率飙升,比特币市场正在上演怎样的故事?

    当美债收益率飙升,比特币市场正在上演怎样的故事? 说实话,最近看到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直逼5%这个数字时,我后背都冒冷汗了。这可是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从未见过的景象啊!华尔街那帮大佬们天天盼着美联储收手,现在可好,不仅没收手,反而把加息这把火烧得更旺了。我就在想,美国经济现在看上去是挺热闹,但这种"永动机"式的繁荣真的能持续吗?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深知每次美联储的紧缩周期,最后都是以一地鸡毛收场。加密市场的微妙平衡说起来有趣,虽... ...[详细]
  • FTX百亿资产清算在即 市场能否扛住这记重拳?

    FTX百亿资产清算在即 市场能否扛住这记重拳? 9月13日这个日子注定会让加密货币投资者辗转难眠。作为FTX破产重组的关键节点,这场听证会将决定34亿美元加密资产的命运。说实话,看到这个数字时我的手指都在发抖——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血汗钱。市场暗流涌动FTX的清算计划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市场头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周开始,各大加密社区的讨论突然转向了"FUD"(恐惧、不确定和怀疑)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氛围,... ...[详细]
  • SHIB大变革:当社区决定烧钱,市场会如何回应?

    SHIB大变革:当社区决定烧钱,市场会如何回应? 说实话,在币圈混了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代币销毁"的戏码了。但这次SHIB社区的动作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大规模销毁意味着什么?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经济学实验吗?记得去年有位老韭菜跟我说:"销毁代币就像在沙漠里倒水,倒得越多剩下的水就越珍贵。"这话糙理不糙。当SHIB社区决定大规模减少流通量时,实际上是在人为制造稀缺性。这让我想起小时候集邮,那些限量版的邮票往往身价翻倍。但市场真的会乖乖听话吗?我看未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