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陷分当去理困O再中心治遭金管境化自遇资叉风
真没想到,Nouns DAO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NFT项目又双叒叕闹分叉了!就在上个月刚刚因为高达27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引发首次分叉后,最近它又因为一个颇具争议的提案而再次面临分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经济的观察者,我得说这简直就像是看一出精彩的连续剧。
分叉背后的经济博弈
说实话,这次分叉的导火索挺有意思的。有人提出一个看似奇葩的方案:如果DAO不按计划花钱,就要自动销毁部分国库资金。这简直就像给一群小孩定规矩说"今天不把零花钱花光就不许回家"!结果可想而知,62个Noun持有者(占国库20%)直接掀桌子走人,带走了价值320万美元的ETH。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数据发现,这次分叉中有个叫Patricio Worthalter的大户特别引人注目。这位老兄一个人就贡献了22个Nouns,上次分叉时他已经套现过24个Nouns的资金。现在他即将分叉的一个Noun当初可是花了35.7万美元买的,这投资眼光和操作手法,不得不让人佩服。
套利者的狂欢与理想主义者的退场
其实分叉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DAO治理的深层矛盾。一方面,确实有不少人是在玩套利游戏。就像最近Nouns地板价跌到25ETH,而每个Noun的账面价值还维持在27ETH左右,这中间2个ETH的差价就是套利空间。但另一方面,也有人是真的对这个项目失望了,比如Worthalter这样的长期持有者选择彻底清仓,这种决绝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
我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第二次分叉居然在提案投票结束前几天就完成了!这在技术层面上虽然可行,但总让人觉得有点操之过急。更讽刺的是,这个引发分叉的提案至今还没获得足够票数通过。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计划赶不上变化。
DAO治理的困境与未来
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加密风波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Nouns DAO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它暴露了去中心化组织在资金管理上的先天不足:当人人都能投票决定花钱,却没人真正为结果负责时,资金滥用几乎是必然的。那个"不花钱就销毁"的提案看似激进,实则反映出社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分叉至少证明Nouns的治理机制还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虽然代价不小,但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或许正是DAO区别于传统组织的特点。只是不知道经历两次大出血后,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NFT项目还能不能重振旗鼓。接下来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链闻)
-
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
说到昨天的交易,还真是让人捏把汗。我在欧洲交易时段113360附近果断开了个空单,最终在112670成功止盈。现在市场就像个醉汉在跳舞,跌多了就晃两下,涨点又马上打回原形。但我要提醒各位,千万别被这点反弹蒙蔽了双眼!这绝对不是底部信号,更不能成为你盲目抄底的理由。比特币(BTC)技术面剖析从日线来看,昨天的K线就像个不甘心的小阳线,夹在一堆阴线中间显得特别突兀。价格就像个被罚站的学生,乖乖地站在均... ...[详细]
-
说实话,这几年看着加密货币起起落落,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很多人想入场,但又怕被各种技术门槛和复杂操作吓退。这不,最近新加坡那边冒出个叫Space AI的项目,把AI和量化投资打包在一起,说是要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玩转加密市场。这年头投资还得看AI脸色记得去年我一个朋友想买比特币,天天盯着K线图看,结果现在说起这事还直叹气。现在Space AI的做法就聪明多了 - 他们把AI量化这套东西做得像"傻瓜相...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与商业创新的研究者,我必须说曾鸣教授的最新演讲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这位前阿里巴巴首席战略官在10月12日的《看十年》公开课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图景。战略思维的革新记得2017年第一次听曾教授讲战略时,我就被他的观点震撼到了。在那个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年代,他已经开始思考更长远的问题。如今六年过去,回看他当时的预言,不得不佩服其远见卓识。曾教授特别强调"看十年"的能力... ...[详细]
-
每次看到V神钱包异动,加密圈就像被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这不,最近这位以太坊灵魂人物又有了大动作——连续两天通过Kraken交易所转移了价值7.3亿美元的ETH,这下子整个市场都坐不住了。惊人的数字背后5月12日那天,我刚打开行情软件就看到了这个爆炸性消息:V神的钱包地址突然转出9.2万枚ETH。更让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他又转了9.1万枚。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目,换成美元足足有7个多亿。说真的,我第一... ...[详细]
-
在这个充斥着欺诈风险的市场环境中,买卖双方总是抱着互相提防的心态。买家担心钱付了货没到,卖家害怕货发了钱不到账——这种"囚徒困境"般的信任危机,让多少潜在交易胎死腹中?幸好,人类发明了一种巧妙的金融工具:托管服务。托管服务的商业逻辑想象一下,你把买房的首付款存放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那里,只有当你拿到房产证那一刻,长者才会把钱交给卖家。这就是托管最朴素的运作原理——它就像一个金融"安全屋",让交易双... ...[详细]
-
最近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数字藏品平台正在悄悄上线"藏品求购"功能。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工作者,我在与业内朋友交流时了解到,目前没开通这个功能的平台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数字藏品平台想要开通用户交易功能,到底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风险?又有哪些绝对不能碰的红线?数字藏品交易的法律紧箍咒说到数字藏品交易的法律约束,不得不提两个重量级文件:国务院2011年... ...[详细]
-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中国移动旗下咪咕公司要发售首款NFT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老司机,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先是愣了一下,国企居然也开始玩NFT了?这绝对是个值得细品的信号。Meelier NFT:藏着咪咕怎样的战略野心?咪咕这次的动作很有意思。10月1日他们官宣的这款名为"Meelier"的NFT,选择了当下最火的盲盒玩法,而且还偏偏挑了国际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 ...[详细]
-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低调的玩家突然火了 - LOOM代币。作为Loom Network生态系统的"能量源泉",这个小家伙最近的表现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短短时间内竟然暴涨了400%!这不禁让人思考: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百倍币?一个被低估的"瑞士军刀"说实话,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光环下,LOOM代币常年处于"小透明"状态。但它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山寨币,更像是区块链世界里的瑞士军刀 - 功能多样又实用。开发者... ...[详细]
-
最近这波金融市场的平静期着实让人有点不适应,特别是当比特币这个"市场情绪温度计"也表现得异常稳定的时候。就在美联储按下利率"暂停键"的这几天,比特币像个淡定的老手,稳稳地在27,000-27,260美元这个区间里徘徊。这种处变不惊的表现,倒是给最近被各种经济预测搞得神经紧张的市场参与者们带来了一丝安慰。美联储的微妙平衡术说实话,这次美联储的决定既在预料之中又暗藏玄机。5.25%-5.5%的利率区间... ...[详细]
-
MUDAI CEO独家专访:当AI遇见元宇宙,我们正在创造怎样的未来?
记得20年前吗?那时人们看着互联网这个"新生儿",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警惕。就像老一辈人总爱说"电视会伤眼睛"一样,新技术永远伴随着质疑声。但你知道吗?现在要是一天断网,估计能要了现代人的命!这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规律:新技术总是先被质疑,然后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元宇宙的下一站:MudAi的独特视角最近元宇宙概念火得一塌糊涂,各大公司都在疯狂布局。但MudAi这家公司的思路很有意思——他们不是在跟风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