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之道安全案例安全黑客生态实战看区块链从防护
最近有幸参加了在香港举办的Solana Hacker House活动,亲身感受到Solana生态的热度。作为慢雾安全团队的公链安全负责人,我分享了关于Solana安全审计的实战经验,今天想把一些核心内容整理出来,希望能帮助开发者们少走弯路。
Solana的账号设计哲学
Solana的账号系统让我想起了Linux的文件系统设计,特别有意思。每个账号都像一个独立的"文件",有明确的权限控制和存储空间限制。但和Linux不同的是,Solana账号需要为存储空间"支付房租",这个经济模型设计真是妙啊!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常见的账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储可执行程序的Program账号,另一种是存储数据的PDA账号。记得有个开发者朋友跟我抱怨说:"为什么不能像以太坊那样简单点?"其实这种设计反而更灵活,一个交易可以调用多个Program,效率高得多。
那些年踩过的坑
说到安全问题,就不得不提去年Wormhole跨链桥被盗3.25亿美金的大事件。当时我半夜接到紧急电话,分析发现根源竟然是一个简单的系统账号校验缺失!类似这样"低级"的错误在Solana生态中并不少见。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Nirvana项目的闪电贷攻击。虽然项目没开源,但黑客还是通过逆向分析找到了价格操控漏洞。这让我想起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有不用心的黑客。"
代币安全那些事儿
Solana的代币标准SPL-token的设计挺有意思的。相比ERC-20,它要求每个token账户都有独立的owner,这在安全上确实更靠谱。记得有个交易所客户因为没做好token-account的owner校验,结果被黑客用假充值骗走了大量资金。
NFT在Solana上的实现也很独特。因为它本质上就是supply=1的SPL-token,所以很多安全考量是相通的。有个项目方曾问我:"为什么NFT的decimals必须设成0?"这其实是为了确保NFT的不可分割性,避免出现"半个NFT"这种奇怪情况。
安全审计实战经验
在慢雾这些年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发现Solana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几个地方:
1. 账号校验不严谨,就像忘记锁门一样危险
2. Program ID校验缺失,相当于把密钥交给陌生人
3. 重入攻击防护不足,这个在以太坊上已经吃过亏了
4. 代币授权管理混乱,经常出现超额授权的问题
我们团队开发的Badwhale系统已经帮助客户拦截了数十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如果你正在开发Solana项目,强烈建议在Github上看看我们开源的安全最佳实践。
写在最后
安全从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在区块链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昨天的安全方案可能今天就过时了。我们建议项目方一定要:
- 预留安全预算(至少占总预算的5%)
- 建立持续审计机制
- 让高管直接负责安全工作
记住,在加密世界,安全意识就是最好的防火墙。希望这些经验分享能帮到各位开发者,让我们共同建设更安全的Solana生态!
(责任编辑:查询)
-
今早睁开眼看到WLD的走势图,着实让我吃了一惊。这个曾经被我贴上"长期存疑"标签的项目,突然间就上演了一出暴力拉升的好戏。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种场面见得多了,但每次还是忍不住要琢磨背后的门道。WLD:长期困局与短期狂欢记得上次聊WLD时,我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它面临的核心难题——虹膜识别这个卖点实在太敏感了。试想一下,在中国、美国这些对个人数据保护极其重视的国家,谁会放心把自己的虹... ...[详细]
-
上次和你们聊Synthetix未来时,我像个大学教授一样长篇大论。这次咱们换种方式,就像老朋友聊天那样,说说我们接下来要做的那些有趣实验。站在十字路口的Synthetix说实话,要不是我们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折腾出的V3架构,现在这些想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想象一下,这就像给一辆老爷车换上了F1赛车的引擎 -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做各种测试了。最近我经常被社区问到的几个问题特别有意思:新版V3到底该...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投资人,最近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AI正在重塑游戏行业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Web3游戏领域,AI Agent带来的变革尤为令人兴奋。AI Agent:智能时代的"万能翻译官"记得第一次接触到AI Agent这个概念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科幻电影里的智能管家吗?但实际上,它的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接地气。想象一下,一个能完美理解你游戏指令、还能帮你训练游... ...[详细]
-
记得去年初春的时候,我在港岛的一家咖啡厅见到了VDX的几位创始人。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忙着向香港证监会申请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你知道吗?现在最赚钱的反而是给券商做咨询。"其中一位合伙人苦笑着告诉我。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等待牌照的日子里,他们居然开辟了这样一条意想不到的业务线。传统金融的寒冬与Web3的热望说实话,香港金融圈最近几年过得并不舒坦。我认识的一位中环老ban... ...[详细]
-
每次看到比特币登上热搜,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总是会心一笑。因为我知道,真正的重头戏往往在后头 - 以太坊的表演时间到了!这不,最近ETH的表现简直让人眼前一亮,4000美元的阻力位说破就破,短短一周暴涨22%,这种气势汹汹的架势,让我想起了2017年和2021年的那些疯狂日子。以太坊凭什么这么牛?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玩家,这次ETH的上涨确实给了我很多惊喜。还记... ...[详细]
-
这两年NFT市场可不怎么景气,但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比特币网络竟然在NFT领域悄悄崛起了。Galaxy Research最新报告透露的数据让我都吃了一惊:比特币Ordinals上线才200天,就产生了114万个NFT作品。这数字直接把以太坊、Solana这些老牌NFT平台给比下去了,你说这事儿魔幻不魔幻?Ordinals的野蛮生长记得今年1月份那会儿,Casey Rodarmor这家伙捣鼓出Or... ...[详细]
-
FTX破产案迎来转机:90亿美金大和解,投资者有望拿回大部分资金
这个曾经让无数投资者夜不能寐的FTX破产案,终于出现了令人欣慰的转机。作为跟踪这起案件已久的业内人士,我必须说,这次和解方案确实出乎意料的慷慨 - 债权人有望拿回超过90%的资产,这在破产案件中实属罕见。和解方案细节揭秘根据最新披露的文件,FTX.com的国际客户能够追回高达89亿美元的索赔,而FTX.US的美国客户则有1.66亿美元的缺口索赔。说实话,这个数字比我预期的要好得多。还记得去年FTX... ...[详细]
-
说真的,谁能想到当年那个带着柴犬笑脸的玩笑币,如今会成为搅动加密货币市场的重量级选手?作为一位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眼看着狗狗币从meme币一步步蜕变为主流加密货币,这个过程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狗狗币凭什么能活这么久?记得2013年狗狗币刚面世时,大家都觉得就是个玩笑。但8年过去了,它居然活得比很多正经项目都滋润,这事儿真挺耐人寻味的。从笑话到主流我第一次关注到狗狗币是在2017年,当时Co...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既为NFT的爆发式增长感到兴奋,又对其环境代价忧心忡忡。还记得去年看到某位艺术家仅一次NFT交易就产生了相当于欧洲家庭一年用电量的碳排放时,那种震撼感至今难忘。就在这个节骨眼上,MUD这个后起之秀给了我新的希望。他们不像其他项目那样只顾着炒概念圈钱,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解决NFT的环保困境。我注意到他们最近推出的"碳中和NFT计划"就很有意思 - 通过算法... ...[详细]
-
最近几年,我每次走访石化企业时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科技创新"四个大字挂在嘴边。这可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法则——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谁能在技术上抢先一步,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12月13日-15日,宁波将迎来一场行业盛会。"第二届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大会"就像一场科技版的"华山论剑",各路高手将齐聚一堂,分享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 ...[详细]